欢迎光临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门户网站!今天是2024年05月10日
水清 草茂 鱼肥 鸟翔
2020-09-22

本期转载青岛晚报掌控全媒体记者全程探访南水北调进青路的系列报道第十三期。


南水北调沿线环保治污  守护一泓清水北上


“吃水不忘挖井人”,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实施的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性重大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从全面建设到运行通水,在保障受水区居民生活用水,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库区和沿线治污环保,应急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

中国南水北调泗洪站周边生态环境优质。  汤臻 摄

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调蓄水库

宝应站工作人员巡检抽水泵


壮士断腕 流域治污挑战“世界第一难”     


南水北调,这项为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调水量最大、工程实施难度最高的调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调规划为东、中、西三线,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向我国北方地区调水。三条干线把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相连互通,形成了“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供水新格局。南水北调东线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关键问题是水质,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首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工业企业、城市污水等点源污染问题。一组数据表明,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论证的2000年,东线一期工程苏鲁两省化学需氧量(COD)入河总量为35.3万吨,氨氮入河总量为3.3万吨,分别超出控制量4.6倍和5.2倍;黄河以南36个控制断面中,仅1个断面水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达标率为3%,山东全段水质总体为Ⅴ类和劣Ⅴ类。在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前,让一条条“酱油河”变清,劣Ⅴ类水变成Ⅲ类,这在世界治污史上也没有先例,甚至被一些专家视为流域治污“世界第一难”。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先环保后用水,这“三先三后”原则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实施的时候就明确提出的。随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要求在通水之前必须将沿线污染治理好,使东线工程输水干线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江苏、山东两省随即打响了治污攻坚战,挑战“世界第一难”。据了解,苏鲁两省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整治、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截污导流工程为重点,把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治污体系,保证工程水质通水前达到规划要求。为了一泓清水,山东省实行了比其他各地都要严格的排放标准。2006年,山东制定了全国第一个流域性排污标准,其中COD排放标准严于国标6倍,氨氮排放严于国标7倍,取消行业排污“特权”,倒逼产业转型。经过不懈努力,山东关停了5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线,彻底解决了结构性污染问题。江苏沿线仅化工企业就关停800多家,东线工程沿线水质得到极大改善。一组数据显示,2003年到2013年,东线沿线COD平均浓度下降85%以上,氨氮平均浓度下降92%,水质达标率从3%到了100%
生态净水 退渔还湖恢复湿地功能     
在关停沿线污染企业,保证北上水质的同时,江苏、山东两省还积极修复、建设湿地,因为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站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第一站水源地,每年有15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通过江都水利枢纽抽水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东、天津、河北等地。为保证本流域水质的清洁与安全,扬州自觉打造了清水廊道,护佑一江清水北上,在2017年上半年率先启动了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扬州已于2017年在全域推行渔民上岸,退养还湖的政策,让河湖休养生息。该政策主要对3个湖泊沿岸3公里范围内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今后5年,每年还湖面积不少于3万亩。自2017年以来,江苏省还启动了严厉的环保专项行动,为南水北调东线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效益显著 湖泊水质改善美景重现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流经湖泊,白马湖的水质和湖区生态环境,对保障南水北调调水安全异常重要。据了解,以前的白马湖,水体浑浊、水色发黑,水质为劣Ⅴ类。恶劣的湖区环境破坏了生态系统,更严重危及南水北调东线的调水安全。为保证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的每一条河湖不受污染,水流澄清透明,当地决定对白马湖开展综合治理,通过污水截流、退渔还湖、退圩(围)还湖、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改善白马湖的水环境和水生态,让其担起南水北调“清水走廊”之功能。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东平湖是南水北调山东段重要的调蓄水库,也是全程海拔最高的一座蓄水湖。在南水北调工程内部有这么一个说法:东平湖的水合格了,南水北调东线的调水也就成功了。近年来,为了守护这一湖清水,东平县先后整治拆除侵占湿地保护区、航道及非养殖区的网围1.85万亩、网箱9600架,将1万亩网围、9850架网箱由投饵性养殖转化为清洁养殖生产。目前,东平湖通过湿地强化治理、关闭污染企业、拆除网箱网围以及禁渔等措施,湖水已经达到规划所要求的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东平湖内现有50多种鱼类、40余种水生植物,每年,在这里安家的白鹭、鱼鸥、白鹤等鸟类上万只。东平湖水质明显改善,又呈现出了往日里“水清、草茂、鱼肥、鸟翔”的美好景象。
转载于2019年79日《青岛晚报》第三版



直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