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门户网站!今天是2024年05月12日
大众日报征文:山东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诞生记
2019-09-19

潍河是昌潍人民的“母亲河”,她发源于莒县,从五莲北部进入昌潍地区,滋润着绵延数百里的土地,哺育着勤劳质朴的两岸百姓。
  然而,历史上的潍河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辉煌。解放前潍河由于得不到治理,频繁决口,中下游群众深受其害,故不少群众称它为“坏河”。昌邑、潍县的群众常说:“开了吴家漫,昌邑、潍县跟着转。开了红崖口,昌邑、潍县跟着走。”除了洪涝灾害外,昌邑和潍县北部地区,因受海潮浸袭,有近半土地是盐碱地,粮食产量很低,沿海群众吃水困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当时的昌潍地委专署。
  1958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提出“三年实现全省水利化”的奋斗目标,掀起了全民办水利的热潮。在此形势下,解决潍河下游两岸的洪涝灾害和农田灌溉问题便提上了日程,昌潍地委决定在潍河中游峡山脚下修建一座水库。峡山水库应运而生。
  根据规划,峡山水库建成后,周边的昌邑、安丘、潍县和高密4县受益。昌潍地委本着“谁受益、谁修建”的原则,决定由这4个受益县的民工“出夫”修水库。
  据我姥爷李怀玉回忆,“出夫”前,公社干部先到村里进行动员,组织群众开展大辩论,宣传修建峡山水库的意义,明确“水库为谁修,谁来修水库”的问题。当时主要宣传修建水库有五益:一是可以防洪,二是蓄水灌溉,三是能养鱼、种藕,四是能发电,五是可以发展航运。听说修建峡山水库有这么多好处,村里群众都非常拥护,当时的宣传教育充分启发和调动了群众参加水库建设的积极性。
  姥爷所在的生产队一开始规定,18到55岁的人都要去修水库,家里有两个劳力的,必须出一个,姥爷先到了工地。第二年,由于工程进度需要,女劳力也要去工地,这样姥娘也被派到工地上拉滑车,她们叫“拉滑子”。
  1958年10月,昌潍地区指挥部进驻原昌邑县的东扶戈庄村。随后,安丘县在当时的崔家沙窝村成立了工段指挥部。工程管理上模仿部队那套办法,县为一个兵团,公社为营,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
  1958年11月8日,姥爷与其他工友扛起家什,浩浩荡荡地开往水库工地。由于民工很多,尽管水库附近的村子把闲房都倒出来,也只能住有限一部分,绝大多数需要搭窝棚。窝棚极其简陋:挖一米土,垒起一米半左右的墙,用麦秸草打的苫子在上面盖顶。铺底下放点玉米秸,上面铺上领苇席。窝棚说是住宿的地方,其实里面和外边差不了几度,冬天夜晚也得零下八九度,又潮又湿。一个窝棚里挤着七八个人。姥娘当时由于怀孕,受到照顾可以回家。像姥爷这种年轻壮劳力是必须住在工地上的。
  开完誓师大会后,便开始了施工。最初是清基,当时进入了冬季,天空飘着雪花,库底水深过膝,水面上结了一层牛皮冻。民工们不顾天寒地冻,赤脚在冰水里挖沙。施工初期,大部分干部和民工情绪高涨、干劲十足,每天一露明就吹号上工,不到黑天不收工。当时的宣传口号是:战胜严寒锁潍河,不让“坏河”再逞凶。峡山上也写着8个大字:缚住蛟龙,腰斩潍河。这是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的题字,离着老远就能看见。
  后来上级下来指示,要求1960年建成峡山水库。大队民兵连开始从村里往工地上大量调遣劳力。妇女、学生,甚至连留长胡子的老人都上了工地。这时候工地上的民工达到六七万人,加上送粮、送草等后勤运输队伍,大约十万人。工地一眼望去全是人,密密麻麻。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动听的歌曲声夹杂着隆隆的机器声不时传到耳畔。如果是战争年代,说不定你会以为这是战场。是的,这里尽管没有纷飞的弹火和弥漫的硝烟,但同样却有着战场一样的连排建制和拼搏精神——这便是峡山水库建设的施工现场。所以有了后来魏坚毅书记十万大军参加会战的讲话。
  峡山水库工程以土石方为主,数量巨大,当时设备简陋且数量不足,民工们前期主要是抬柳条筐,后期是推小车,上面三个筐摞在一起,总共得六七百斤。姥爷说,现在想起来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劲,那时候的想法就是“拼命干,不能落后”。到了后期,大坝越筑越高,运一方土需要用原先二三方土的力气。再后来,民工们力气再大,也赶不上上级规定的进度。任务逼着他们想办法,于是便有了“倒拉滑车”的问世。倒拉滑车其实就是旗杆升旗的原理,先用车轮的轴承做成滑轮,固定在坝顶,推车人往坝上推,拉车人从坝顶拉着绳子往下走,就这样五六个人便可以把一车土送上30米高的坝顶。
  当时干部民工都很拼,个个干劲十足。为了赶进度,白黑地在工地上干,当时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夜战峡山”。到了晚上,工地上灯火通明。为了鼓舞士气,各个工段还开展了劳动竞赛,出台奖励政策,有的奖励铁锹,有的奖励窝窝头等。通过劳动竞赛,大家都鼓足了劲拼命干。
  在当时生产力相当低下的年代,几万民工就这样一筐筐、一篓篓堆起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长坝”的峡山水库大坝。后来领导开大会说:“峡山水库是民工们用小车推出来的,也是用柳条筐抬出来的!”
  由于峡山水库搞得比较好,全国各地经常来取经的,有时一周就来好几拨。省委也在昌潍地区召开了全省水利现场会,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裴孟飞同志率领全体代表来到峡山水库参观,对民工们开展技术革新的创造精神大加赞扬。
  民工们建起了闻名遐迩的峡山水库,当时并没有任何报酬,只是每天管饭。村集体定期往工地送粮、咸菜和柴草。民工们一开始吃窝窝头、地瓜干,基本能吃饱,偶尔改善伙食,中午能吃顿白面馒头,就非常满足了。1959年开始,工地伙食渐渐变差,即使地瓜干也难以填饱肚子,只好以萝卜缨、秫秫等为补充食物。
  毛主席曾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年建设峡山水库时还没有考虑到城市用水问题。现在看来,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工业的命脉,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可以说,没有峡山水库,就没有潍坊乃至胶东地区的长远发展。
  姥爷、姥娘年轻时都修过峡山水库,对水库很有感情。现在两位老人都已经80多岁了,还时常结伴去看大坝。对他们来讲,峡山水库不仅仅是地理标志,更是记忆和回忆的标志。峡山水库是10万民工用小车推出的“红旗渠”,它不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一笔永不磨灭的精神记忆!这些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一笔有着丰富内涵的宝贵财富,需要新时代的我们大力弘扬,永远铭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直属单位